谢邀来答。
我直接告诉你,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疾病,他更是一种精神疾患,如长期得不到理解,重视和相关的治疗,其发展是阶段性加重,其后果比你想象要严重的多,一旦导致悲剧发生,会让一个家庭瞬间面临灾难性毁灭!
这不是我随意夸张和放大事实,也绝非危言耸听!在这个发展太快的社会现实中,在这个变幻无常危机无处不在的世界里,许多家庭,家长,亲人,上司,领导对抑郁症缺乏基本了解,常以自已无知而固执的判断去看待这一众人,把他们误认为是性格内向,性情个别,个性偏激,与众不同,不善从众等而产生偏见,误解,甚至对其冷漠,疏远,潮讽,孤立,打压,让这一众人内心世界不被人理解,苦闷得不到排放,有话无处诉说,有能力得不到认可,长此以往,便从无望到绝望,悲观厌世,生无所恋,甚至想一死了之,彻底解脱。
抑郁症的形成是循续渐进的,一般从家庭开始,我来说说几种常见现象:
1、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重视和疼爱,被岐视,被打骂,从小到大感受不到来自父母亲人的爱抚和温暖,
2、无论说什么做什么都是错的,总想努力证明自己,却得不到赞扬,鼓励,认可,感觉自己是被家长拋弃的孩子,
3、家里永远听不到笑声,更看不到家长的笑容,没有甜蜜,没有爱意,没有拥抱,只有批评指责漠视和嫌弃,
4、从小缺乏家长信任,就算小心翼翼,仍然常常被误解,得不到公正对待,感到压抑,委曲,没有安全感,
5,因常被打骂,心中总有害怕的感觉,因此产生语言交流障碍,不敢表达,不善言辞,少有交际,被人看不起,
6,这样长大的孩子,成年后很难经受挫折,更不被社会看好,属于被挤兑,被排斥的对象,一旦遭遇较大变故,会产生极端想法应对和解决,是一种潜在危险。
呼吁全社会重视抑郁症,深层了解抑郁症,给予抑郁症患者温情关爱,多安抚,多理解,多心理疏导,
给予最适当的对症治疗,让他们的知识,能力获得认可,帮助他们走向成功!
从家庭做起,从父母做起,既然生了你们的孩子,就爱你们的孩子吧!
抑郁症绝对不是单纯心理问题,更不是什么矫情病,可能对于看客们来说,这就是一个疾病的叫法,无关大局,但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很可能代表着更大的伤害。所以,请走进你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告诉他你了解这是一种发病率非常高的精神障碍,不是什么矫情,更不是小心眼,想不开,告诉他你会支持他,也很乐意为他提供帮助。
可能不太礼貌,但有些人就是喜欢对于自己不是很了解的事情妄加断言,用莫须有的道德去指责一名保守抑郁症状折磨的抑郁症患者。抑郁症当然不可能是什么矫情病,更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所以请收起你的那些大道理,对抑郁症患者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帮助的。
抑郁症有着明显的生物学因素存在,不同于单纯的心理问题,而且抑郁症的很多症状,是不可能通过单纯的心理治疗来解决的。一般医学上的观点认为,轻度抑郁症可以进行自我调整或心理治疗,而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则必须进行药物治疗,单纯的心理治疗不会有任何效果。
当然,其实在精神专科医院里并不排斥心理治疗,几乎所有的抑郁症患者,不敢症状如何严重,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都会进行针对性的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于抑郁症的错误认知,改变患者的消极悲观情绪。不过心理治疗更多的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存在,只有坚持药物治疗基础上的心理治疗才被认为是有意义的。
纠正我们每一个人对于抑郁症的错误认知,可以改变整个社会对于抑郁症患者的巨大偏见。我们的抑郁症患者已经存在很严重的“病耻感”了,有病不敢看,甚至觉得有病是件耻辱的事情,这是多么离谱的事情啊。是时候做出改变了,从我们每一个人做起。
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对当今中国社会而言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什么是心理
心理是人脑对刺激的反应。人不停的接受自身和外部大量的信息,刺激大脑作出反应,这个过程就是心理。
刺激使人脑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事实结果不尽相同。同样一件事,各人有各人认识。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大脑自身结构和人的个人经验决定的。大脑自身结构是由遗传决定的。个人经验是后天习得的积累。大脑结构是相对固定的,不轻易改变,类似于计算机的硬件部分,形成人的心理的最基本特征,如内外倾向、反应敏捷度、处事灵活度、智力水平等。个人习得经验是可塑造的,对人的心理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经验系统类似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又分为底层架构和表层应用两部分,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人的“三观系统”。底层架构在学龄前基本形成,现实应用在少年期基本形成。底层架构指的是大是大非问题的判定。“三岁看小,七岁看老”是很有道理的。在小学时期,三观教育是重中之重,育人比教书重要的多的多!
二、什么是抑郁
抑郁就是不高兴。造成不高兴的事多了去了,一不高兴就有病,当然不是。有无缘无故的不高兴吗?有!抑郁症便是。抑郁症是由于人脑结构性原因造成人不能自控的不高兴,以及其他一系列身心问题。是不是一不高兴,抑郁,就是抑郁症?也不是。只能说是“抑郁状态”,常见于抑郁性神经症、心理应激反应等。这些与后天习得关联密切。婴幼儿时期的心理发育受损是神经症的形成基础。少年儿童期心理发育受损,造成“三观”扭曲,道德失衡,志向迷茫,心境恶劣。
三、什么是矫情
矫情是一类人的心理特征,主要有如下表现:
1、人际关系上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任性,甚至不讲道理,只认自己的“死理”,不能多角度看事。
2、心理成熟度上表现为幼稚、小孩子脾气、喜怒无常,甚至胡打乱闹。
3、意志行为上表现为喜顺不喜呛,抗挫折能力差,困难面前为难发愁,易放弃不肯坚持,且多向坏处想,容易不高兴。
矫情的成因:
第一位的要数“娇生惯养,包揽终生”。
第二位的是“逐利性教育”。
第三位的是“社会不良风气”。
这事讨论到这里,矫情的孩子、矫情的我们、矫情的社会是不是有点紧迫感呢?!
抑郁症那么容易得吗?|如何区分抑郁和悲伤
你能分清抑郁和悲伤的区别吗?
这两种感觉有点像,
但其实十分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到底怎么才能分清抑郁和悲伤。
▼
视频 | 抑郁和悲伤的区别
抑郁不仅仅是悲伤
抑郁是让你卧床不起的沉重
悲伤是一种有形的感受
但是抑郁只会让你感到空虚
感觉一无所有
抑郁和悲伤有时候看起来很相似
但是谈论我们悲伤的缘由会简单一些
抑郁却是无法解释的
只会让我们沉默
最后
抑郁会一直困扰着你
放松也无济于事
相反
它会隔绝你和你所爱的一切
悲伤是一种非常真实并难以处理的情绪
但抑郁是一种需要专业帮助的极度麻木
两种情绪都是合理的
但如果有人向你倾诉他们的抑郁
千万不要说“我也悲伤过”
倾听就好
悲伤和抑郁有许多相似的症状,
因此辨别起来并不容易,
心理健康工作者一直就此问题争论不休,
许多人认为“重度抑郁症”的定义太广泛了
容易将普通的悲伤归于病态,
我们通常可以通过“时间”和“表现症状”来区分它们:
▍时间很重要
对于悲伤和抑郁来说,
时间是最明显的区分因素,
即经历症状的时间长度。
如果症状超过两周还没缓解,
那就需要咨询专业人士了,
所谓症状指的是:
① 感到悲伤或暴躁
② 同时伴随着认知(想法)转变
③ 严重影响生活
人人都有悲伤低落的时候,
但时间超过两周就值得担忧了。
▍抑郁症通常程度强烈、症状多样
抑郁症的特殊之处在于程度强烈、症状多样,
会出现大量症状且没有缓解的迹象,
他们会感到疲劳、悲伤、会频繁哭泣,
但除此之外,
抑郁症还存在许多其它症状,
包括:
难以做决定;
睡眠过量或睡眠不足;
睡了很长时间 醒来依然感到精疲力竭;
感到毫无希望;
频繁责怪自己。
如果这些症状非常强烈,
例如无法想象自己能够恢复良好状态,
持有自杀想法,
那么可能是患严重抑郁症了。
在短暂的悲伤中,
人们时不时会有所缓解,
能够享受自己热爱的事物,
觉得未来会更好,
而对抑郁症患者来说,
就不存在这种缓解的时刻了。
后记
悲伤很普遍,抑郁也是。
对许多人来说,
抑郁也只是痛苦的表现方式,
即使有抑郁症也能不代表他们有什么本质问题。
阶段性的抑郁症不同于精神疾病。
在美国,有1,620万成年人被诊断过重度抑郁症。
也就是说,抑郁已经是非常普遍现象。
所以,别再担心自己“异于常人”,
更别因此耽误了治疗,
第一时间寻求专业的帮助总是没错的。
抑郁症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遥远或者可能不被人们所理解的一个词语。关于心理健康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观念也是在近几年才提出并被大家所关注的,但就目前来说,很多家长也还是对抑郁症或者说心理疾病没有重视,对于大多数70后80后的家长来说,对于抑郁症的理解程度并不高。不认为抑郁症是疾病,只当做是一时的情绪“矫情”。
其实抑郁症和矫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抑郁症没有非常客观的生物标志物,不像其他生理指标,可以通过抽血化验等方法直接检验得到结论,目前抑郁症的确诊主要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专业量表的测验结果,一旦患有抑郁症,情绪情感是不受个体主观控制的,在陷入抑郁之后会越陷越深,难以自拔。而矫情是主观可控的,在一定的环境或外在刺激的条件下,可以通过自己的主观想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行为。
以下抑郁症的症状,持续出现三个月以上,方才考虑是抑郁症:
1、情感低落,常常愁眉不展,心烦意乱,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反复出现自杀、自伤的行为或想法,症状具有晨重暮轻的明显特点;
2、思维缓慢,联想困难,自觉思考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无法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发生减退现象;
3、言语动作减少或迟缓,经常独自一人不与他人沟通交往,生活兴趣丧失,精力减退,有严重疲乏感;
4、抑郁发作时出现恶心、心悸、胸闷等不良躯体症状,伴有失眠、食欲减退、体重明显减轻等症状。
欢迎转发、收藏或点击@找心理 进行关注,每天接受心理学,会让你变得更优秀。
我很认真的告诉你是病理性的症状,特别是孕期或者孕后的女性,由于身体激素调节影响,各类情绪压力不易缓解释放调解,女性朋友肝气郁结容易脾气暴躁,看一切都不好了。抑郁症可能也是出于一种环境久了,太过于压抑建议换个环境,出去看看那么大的世界,多接触正能量的人,吸收正能量,你所想不开的正是你所缺失的,见多识广你会发现其实一切问题并不是那么难。
该如何看待抑郁症,是矫情病还是一种心理疾病?
很多人对抑郁症不了解,认为抑郁症只是性格问题,或者认为是矫情,逃避。耽误了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及时治疗,有的中学生患上抑郁症,成绩下降,家长认为孩子不够努力,不去学校是为了偷懒,逃避学习,毁了孩子的前程。
普及抑郁症的有关知识,让大众了解抑郁症,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调整,治疗调整越早越好,康复的希望越大。
另一方面,普及治疗调整抑郁症的科学高效方法,现在有很多方法,但有的高效,有的低效,甚至有的无效,造成很多人即便及时治疗,也没有康复,认为自己一辈子也好不了,认为天下从事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的都是骗子。
同时预防抑郁症的发生是最关键的,现在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并呈现低龄化的特点,青少年的抑郁症高发,会引起严重的社会问题,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培养有责任心,感恩心,自控力好,意志品质好的孩子,抑郁症的发病率就会降下来。
抑郁症是以与其处境不相符的心境低落为主的心境障碍,属于心理疾病,需前往医院又专业的心理科或精神科医生进行诊断。诊断抑郁症有严格的诊断标准。
在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一段时间生活在抑郁中,抑郁的心境是一种忧伤、悲哀或沮丧情绪的体验[流泪],也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不快活。只有当抑郁的心境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具备抑郁症的基本特征,并持续一段时间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时才成为抑郁症,也就是说,抑郁不等于抑郁症[流泪],但抑郁不及时调整和治疗,就有可能发展成为抑郁症的。
抑郁症它其实是每个人都有可能得的心理疾病,它不能说明你心胸狭隘,也不能够说明你品质低劣,或者意志薄弱或者矫情,总之,抑郁症和感冒没有任何的区别,它只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疾病。
如果你抑郁了[流泪],请你告诉自己我的情绪感冒了,我的情绪现在正在发烧,还会打喷嚏,现在我很痛苦[流泪],但只要认真对待积极治疗我就会好的。
谢谢邀请:
抑郁症是有很多因素引起,它不只是心理、生理、遗传、基因、环境等等,所以首先要去省三甲精神专科的医院确诊为抑郁。
第一积极治疗,家庭、社会、经济是最重的支持系统。
第二轻度、不需要药物,只要改变认知,找出原因,可以心理治疗。
第三:中度、重度必须借助药物,这样(在治疗的期间有条件的还是药物加心理咨询)注:重度抑郁开始不建议心理咨询,最好是抑郁症状好转,而且病情稳定,可以药物加心理咨询。
抑郁症不是矫情,它是生理、心理、一种病,到2020年排心脏病之后,称为第二大病。希望我们全社会共同来关心。